2023亞洲全面性教育論壇》國小推動全面性教育的隱憂有哪些?
【文/翁筱淳、胡冠廷 攝影/陳士傳】
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2023年10月27日主辦「2023 CSE in Asia 亞洲全面性教育國際論壇」,會中邀請日本、韓國等多國學者共同討論,並發布「性,別教育?2023年台灣國民小學全面性教育落實情形檢視報告」。該報告指出,國小課程未能完全涵蓋全面性教育(CSE) 中的8大核心概念,其中「性與性行為」與「性與生殖健康」在小學課程中幾乎消失,95.73%的國小教師認為國小有實施全面性教育的必要,但59.79%的教師會擔心遭受來自家長的壓力。
報告:95.73%的國小教師認為有必要實施全面性教育
「性,別教育?2023年台灣國民小學全面性教育落實情形檢視報告」顯示,從國小教師的經驗調查發現,國小學生確實有性教育需求,老師們多因察覺學生對「性」的好奇,或發現學生已開始接觸色情資訊、模仿具性意涵的言行,甚至已有性行為,而開始實施性教育。雖有高達95.73%的教師表示,國小有必要實施全面性教育,但59.79%的教師擔心實施性教育後,會遭受來自學生家長的壓力 ,有13.88%的教師曾實際被家長和校方等要求避免教導某些性教育主題,也有近6成的國小老師認為缺乏教材教案等教學資源,而有50.80%的教師擔心授課時間不足,近4成的國小教師更坦言,在師資培育階段與在職進修階段均不曾受過性教育的相關訓練 。
報告接著指出,國小教科書中與全面性教育相關內容偏重於「關係」、「健康與福祉技能」與「理解社會性別」等3個核心概念、占比58%;而「性與性行為」和「性與生殖健康」概念僅分別提及2次和5次,且全面性教育的主題超過7成出現在高年級教科書,低年級僅4.6%。
教長潘文忠:台灣在性別平權上創造3個亞洲第一
教育部長潘文忠致詞時表示,在總統蔡英文的帶領下,我國在性別平權上創造3個亞洲第一,台灣是第一個同婚合法化的國家;我國女性立委比例是亞洲第一,在113席立委中,有48名女性立委、占比42.85%,另台灣的性平指數是亞洲最高的國家。
教育部長潘文忠2023年10月27日出席「2023 CSE in Asia 亞洲全面性教育國際論壇」。(陳士傳攝)
潘文忠也說,全面性教育是國際共認理念,以權利作基礎,以學生為中心,國家要確保提供適齡和科學的全面性教育,建置友善氛圍如性別友善廁所和宿舍,12年國教課綱也增列相關課程,「這條路不好走」,在性別教育和性教育還有可努力的空間,而國家教育研究院已針對全面性教育進行檢視。
對此,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教授游美惠表示,台灣應積極響應推動「中學全面性教育教學指引」,當中包含月經、陰莖教育、自慰、性同意、非預期懷孕、流行文化與網路交友等。游美惠強調, 全面性教育課程須在高中的彈性學習時間以選修課程的形式呈現,並與家長團體合作,使教材成為與家長溝通的橋樑 。游美惠也呼籲,台灣的學校要實施更廣泛、更注重權利的全面性教育,以實現性別與兩性之間的平等。
保障學生受教權 勵馨基金會提兩大建議
雖教育部於2019年正式將性教育列為十二年一貫教綱的主題,然而,調查結果顯示整體學習成效低於50%,且學生對主題的了解程度較低。 在該調查中,許多學生強調上課氛圍對於性教育的影響巨大。
勵馨基金會總會公民對話處倡議組專員劉思伶指出,在自己的教室中,若有性別不安的同學表達情緒,教師會給予足夠的空間,同時也讓其他同學理解,如何營造尊重友善的教學環境。 苗栗分所倡議專員賴妘樺則提及,目前仍存在權力差異,學生難以完全表達學習需求,期盼台灣能逐漸落實全面性教育,並縮減城鄉差距。
而勵馨基金會提出兩大建議,首先是確實保障學生的受教權,並要求政府協助學校積極落實課綱,確保性教育的授課時數充足 ; 再來為正視學生的情感需求,可利用生活案例進行討論,引導學生思考判斷,將課堂所學實踐於日常生活。同時勵馨基金會也呼籲,社會應更關注性教育,共同努力營造尊重友善的教學空間,促進學生全面性的成長。
日本學校推動多元性別教育 LGBTQ仍面臨困境
自 1990 年代末期,日本執政黨一直反對 LGBTQ 相關政策,將性別自由教育批評為過度性教育,使得 LGBTQ 議題難以在教育體系中獲得足夠的關注。儘管日本目前尚未合法化同性婚姻,但已有許多地方政府建立不具法律效力的同性伴侶制度,學校也已開始積極推動多元性別教育。
對此,日本埼玉大學副教授渡辺 大輔表示,日本的國小教科書將在 2024 年納入 LGBTQ+ 、 SOGIESC 的內容,「但兩者仍被視為邊緣的議題,僅以『附加』的方式處理。」 此外,異性戀、順性別的概念依舊被認為 是「主流正常」,且沒有在教科書中提及或處理的必要,這反映社會對於性別多元性的複雜態度,在建立更包容與尊重差異的教育體系方面,仍有許多挑戰需要克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