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六, 27 7 月, 2024
spot_img

Latest Posts

2030教育AI年會趨勢論壇》談偏鄉教育結合AI,賴清德:先消弭資源上的不平等

【文/胡冠廷  攝影/胡冠廷、陳明歡  首圖/胡冠廷】
AI科技教育為當今社會發展趨勢,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、為台灣而教教育基金會22日至24日於台北市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辦「2030 教育AI年會體驗展覽x趨勢論壇」,首場「偏鄉教育與 AI」座談邀請副總統賴清德、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長李政軒、前屏東縣教育處長王慧蘭、花蓮縣三民國中校長林國源等人,盼在AI當道的時代,偏鄉能成為科技與教育創新的基地。賴清德表示,台灣要有自己的AI對話引擎,當偏鄉推動AI教育時,加強師資、課程、體驗是最重要的3大部分。
論壇主題講者、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暨執行長呂冠緯指出,偏鄉是重新定位科技與教師、應用教育AI的最佳起點。他期待,未來的總統能開創「教育AI工作圈」,以整合產業界、政府、教學現場、學術機構、民間團體。
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暨執行長呂冠緯(右)指出,偏鄉是重新定位科技與教師、應用教育AI的最佳起點。(胡冠廷攝)

賴清德:希望AI在台灣能產業化

代表民進黨參選2024總統大選的副總統賴清德致詞時強調,過去擔任行政院長時,推出「2030智慧國家方案」,該方案以「2030實現創新、包容、永續之智慧國家」為願景,將資源整合聚焦於四大主軸,分別是「數位基盤」、「數位創新」、「數位治理」、「數位包容」,以促進國家社會整體的數位轉型,並推動「人工智慧技術及應用人才培育計畫」,成立台灣人工智慧學院。賴清德說,希望AI在台灣能產業化,以帶動整體台灣產業AI化。
副總統賴清德說,希望AI在台灣能產業化,以帶動整體台灣產業AI化。(胡冠廷攝)
對於教育領域,賴清德表示,108課綱中已納入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,讓國小學童了解基礎的程式設計;國高中則探究資料處理與運算方式;大學則針對不同系所提出不同應用,讓學生成為跨領域人才。
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長李政軒則說,自己不希望教師為數位而數位,未來教育部將以「數位師資培訓工作坊」來訓練教師的數位教學知能,並在本(9)月發布「數位教學指引」,讓在教學現場的教師有所方向。
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長李政軒表示,未來教育部將以「數位師資培訓工作坊」來訓練教師的數位教學知能。(陳明歡攝)

AI教育進入偏鄉,王慧蘭:須考量人力配置

回到偏鄉教育該如何融入AI課程,賴清德也分享自身的見解。他說,相較生活在都市的小孩,偏鄉孩童在師資、課程、體驗等3大面向有資源上的不平等,「這些小孩常常沒有專科老師來任教,獲得與時俱進的教材機會也相對較少。」因此,政府應提供必要協助,偏鄉才不會在人工智慧所帶來全球智慧化的年代中被淘汰。
賴清德說明,自己會特別給予偏鄉孩童教育資源,除師資須備齊外,針對課程,由教育部推動的「因才網」,就利用人工智慧及大數據分析,準確了解孩童不足處,並提供客製化的學習路徑,「這對偏鄉的孩子有很大的幫助。」此外,針對實體體驗活動,賴清德則說,希望各大科技公司幫忙,透過基金會至偏鄉辦活動,讓相對偏鄉的孩童們也能參與其中。
不過,前屏東縣教育處長王慧蘭建議,數位政策本意雖良善,但要考量偏鄉的人力配置,「都市一校上千人;偏鄉全校加起來十餘人。」若要承接與都市相同的政策,偏鄉需要有更多不同領域的專家、人力至校園協助。
前屏東縣教育處長王慧蘭建議,在推動數位政策的同時,須考量偏鄉的人力配置。(陳明歡攝)
花蓮縣三民國中校長林國源則期許,未來不論誰當選總統,促進公私協力都會是一大目標,讓公司企業、民間團體共同解決教學現場的問題。
花蓮縣三民國中校長林國源期許,未來不論誰當選總統,促進公私協力都會是一大目標。(陳明歡攝)
最後,賴清德提及,台灣需有自己的人工智慧對話引擎,尤其教育、法律、醫療等領域,若沒有自己的資料庫,學生恐在使用時查到錯誤資料,「像是將台灣當作是美國的夏威夷。」他說,未來有許多目標要達成,在教育上很多問題也必須克服,希望自己有機會和大家共同解決問題,讓幸福願景能如願達成。
回顧2030 教育 AI 年會 — 趨勢論壇|場次一 偏鄉教育與 AI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NRxvtIbw9M4

Latest Posts

Don't Mis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