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影30週年》從過去到現在:華裔女性影像先鋒者的創作歷程
【文/翁筱淳 攝影/翁筱淳】
第30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10月12日至10月22日在台北市的微風影城舉辦,今年的影展主題為「時間的姿態#Happy30」,並舉行「她的電影」系列講座,包含「當影展也是種婦女運動」、「那段女性影像創作史」及「探尋亞洲酷兒、同志電影的多種方式」。其中「那段女性影像創作史」邀請三位長期研究紀錄片歷史和女性影像的專家,共同探討華裔影像創作者和女性影像先鋒的創作歷程,並觀察30年來女性影像創作中的意識流動,從過去至今的各種變化。
台灣女性影像創作的演進:從愛國婦人會到新世代導演
談及女性導演影像的創作歷史,是一個充滿勇氣和創新的故事,儘管在電影界中,她們的成就經常被低估或忽視在男性主導的行業背後,卻因其不斷地追求、努力打破性別界線,並為電影藝術的未來鋪平道路。從早期無聲電影的時代到當代的多元風格,皆深深影響著電影產業,讓女性導演在歷史上的貢獻不容忽視。
愛國婦人會主要從事女子教育及社會公益活動,1905年為統一台灣會務,在台北市設立台灣支部,由當時貴族院議員(敕選)後籐新平妻子後藤和子擔任支部長。而組織成立鼓勵女性的社會參與,當中包括影像創作,促使台灣女性攝影師和導演崛起。此外,1920年代中期,當時的新劇及歌仔戲也逐漸接納女性成員,這樣的轉變反映當時的社會變革和文化發展,不僅吸引更廣泛的觀眾,也讓表演形式變得更加多元。
國民政府遷台後,台語片在50年代至60年代達到顛峰,成為表達文化認同和故鄉情感的媒介,當時台灣第一位女性電影導演陳文敏憑獨特視角和深刻情感,成為台語片先驅。陳文敏的作品不僅是「國府遷台」時期的回顧,更強調女性主題,透過電影探討女性權益、生活經歷與情感,啟發觀眾思考性別角色、社會不平等及女性自主性等問題,持續為女性主義運動做出貢獻。
20世紀的台灣,女性主義和創作經歷重要轉變,當時一群於國外留學的女性回到台灣,開始推動新的影像浪潮,以電影和視覺創作為媒介,勇敢探討性別議題、身份認同,並將個人生活經驗轉化為影像表達。她們的作品對台灣的社會結構產生深遠影響,並推動性別平等和文化多樣性的討論。而針對「女影30」的主題,也選出代表性的女性導演,像是王小棣、黃玉珊、胡台麗、簡偉斯、周旭薇和陳若菲等,她們皆參與此一浪潮,且作品深刻反映出當時的女性創作環境及台灣社會的變遷。
21世紀初,台灣影像創作逐漸走向更加自由和多元,為性別工作坊和紀錄片培訓計畫提供眾多機會,女性導演的作品也開始挑戰傳統影片行業的劃分,呈現獨特的視角和內容。2010年後,隨著串流媒體的興起,女性導演開始參與劇集的拍攝,包括導演陳慧翎的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》、導演嚴藝文執導的《俗女養成記》以及導演陳潔瑤的《哈勇家》,皆成為OTT網路串流媒體興起的代表作品。
這一系列的發展,皆表明女性在影像創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並持續為台灣的文化和藝術領域帶來新的視野及力量。
探索女影:導演魏時煜的回顧之旅
回顧與女影的相遇,導演魏時煜表示,2003年首次參加女性影展,地點在義大利,自己也開始拍攝紀錄片,從此為她的導演生涯開啟新篇章。隨後,魏時煜來到台灣參加女性影展,同時也積極參與國際論壇,魏時煜說,在這些影展中,看見第二波女性主義者開始拍攝的理論電影,打破傳統的凝視方式和性別模式,令自己大開眼界,心想著有一天也要以導演的身份參加台灣女性影展,於是便拍下了電影《金門銀光夢》。
王慰慈:從觀眾到策展人,見證女性影展的堅韌發展
在台灣,女性影展一直扮演著推動性別平等和女性運動的重要角色。回顧起這三十年的經歷,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專任教授王慰慈說道,起初自己只是女性影展的觀眾,隨著時間的推移,逐漸轉變為策展人,見證女性影展小而艱辛的開始,發展成現今具有影響力的機構。
創立初期,由於資金緊張,僅能依賴有限的補助,但王慰慈依然堅信女性影展透過影像推動女性運動,這種力量是持久且堅韌的。在當時,台灣開始引進大量的外國影片,其中一些作品讓她們看見素人演員的表現出色,也讓人看見台灣電影業在國際上的潛力。
此外,王慰慈強調,女性影展不僅是影展,同時也推動性別教育的相關議題、引進影片、出版《女性與影像:女性電影的多角度閱讀 》、《女性。影像。書 》等書籍,這些努力不僅為了想提高台灣女性影片的地位,更希望能讓性別平等的訊息順利傳遞給大眾。